润物无声因有情
发布人:秘书处发布时间:2015-12-01

润物无声因有情


——原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李勇谈与康师傅 良好政企互动经验


天津师范大学品牌传播研究所副所长/沈华柱博士

刘一鸣


访谈日历:

2015年11月12日,一个阳光冬日的早晨,9:00整,我们来到了天津开发区MSD核心商务区的泰达管委会大楼。这是“泰达与康师傅共生成长史”国家级横向课题启动近2年来,我们深为期待的一次个人深访——原天津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李勇。与我同行的,除项目组韩静老师等成员外,还有康师傅控股华北地区董事长赵慧敬先生。为了探究这泰达奇迹以及康师傅成长案例背后的经验与奥秘,有幸面对面约访了开发区发展史上重要领导人之一的李勇。李勇于1998-2008十年间任职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最早于1991年赴任泰达重要领导职位,曾经担任过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开发区总公司总经理以及管委会党组书记、滨海新区工委副书记等重要职务。退下来之后,李勇目前还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开发区管委会和泰达控股公司高级顾问,以及致力于公益事业的“天津市和富文化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等职务。

一、李勇眼里的康师傅。

一杯杯浓香的绿茶散发着热气,李勇招呼我们一一坐下。在我们介绍了这一学术课题的研究目的以后,李勇首先热情鼓励和支持我们的这个研究项目,“你们天津师大发起的这个课题研究,是很好、很有意义的事情,泰达开发区的经验、康师傅的案例都非常值得总结。我也愿意就此多说一些。”在李勇二十多年的开发区领导工作中,接触过数以百计、数以千计的企业,在所有企业中,康师傅是最为印象深刻的。他有三个深刻的印象:

一是感觉康师傅公司的这些企业家,包括中间管理层和他们的广大员工,从上到下,长年累月,工作都是非常勤奋,非常努力、非常认真。康师傅在开发区投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完全是干出来的。李勇去过康师傅的母公司---顶新集团在台湾彰化的发源地,看到他们老家工厂的简陋的生产设施,就像我们早期的乡镇企业一样。他们从一个很小的企业,发展到现在上千亿元的销售额,成为中国最大的食品企业之一,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康师傅在开发区是个奇迹,在中国也是最成功的企业之一。

二是大家都知道做实体经济很不容易,康师傅是长期扎根食品制造业。一方面,康师傅方便面部分的垂直整合做得很完善,从研发、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和销售,纵向发展得很深;另一方面,康师傅的横向扩张不输于垂直整合,饮料、饼干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他们将这种多元化经营做得这样成功,用李勇的话说,叫“干什么成什么”。

三是康师傅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开发区每年都要进行企业综合评比,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社会责任,他们多次受到开发区社会责任奖奖励。康师傅的工会也搞得很好,是外资企业(包含港澳台)在开发区建立的第一个工会,他们的劳资关系长期比较和谐。李勇回忆,因为康师傅方便面等产品特别适合各类抢险救灾,所以每一次遇到这类情况,请他们给予帮忙和支持,他们总是全力以赴。不仅如此,他们还专门成立了顶新公益基金会,致力于长期进行公益慈善事业。在环保方面,他们一直在大力投入和改进,也走在了开发区其他企业的前面。

二、康师傅为什么成功?

讲到康师傅这么多年的巨大成功,李勇认为,首先从大的方面讲,他们是中国改革开放大政方针的产物和结果,也是康师傅的这些台湾企业家抓住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和机遇。赵惠敬讲得好:“康师傅遇到了一个大时代”。从另一方面讲,是因为康师傅的企业发展战略制定得正确,在研发方面有大量的投入,有最先进的机械设备和现代化的大生产,有极具竞争力的市场营销和销售系统,以及严格的管理和质量控制。

其次,李勇说,康师傅的企业文化特别令他印象深刻。他说康师傅是一个有眼界、有胸怀的企业。他很欣赏他们提出“顶新人,中国心,世界观”这个口号,这让他们站得高,看的远。康师傅有一套完善和成熟的企业文化系统,重视品牌标识和CI系统,特别是自己的MI理念文化。同时,公司的执行力强,上下都能够很好地践行他们的大老板--顶新集团魏应州董事长提出的“正派经营、合法经营、诚实纳税、创造效益”的企业理念。

康师傅的企业文化还充分证实了“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家自身的文化”的道理。李勇举了一个例子,顶新集团做大之后,至今魏家四兄弟仍然不分家,不分资产,虽然有分工,但始终一起团结合作。正是“兄弟同心,其利断金”,这在中国家族企业里极为难得。李勇还例举了日常接触中知道的两件小事。一是魏应州的太太天天在家里给他做午饭,天天送便当到办公室给他吃。同事们都称之为 “爱心便当”。试想今天还有几个企业家和太太能做到这点。二是魏应州要求子女一定要自己来抚养和教育他们的下一代,孙辈的教育和成长不能依赖爷爷辈。不管你多有钱,做人就得尽到做父母的家庭责任,同时也是社会责任。这些理念和价值观,让李勇感叹和赞赏:“我觉得,这些东西都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和传承,他都渗入到康师傅的企业文化之中了。”

当然康师傅的成功,也得益于天津市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李勇说:“任何成功,都不是偶然的,是有它必然性的。”

三、开发区管委会与康师傅

回顾天津开发区取得的成绩,李勇认为,首先,得益于党中央实施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让天津开发区作为全国首批14个国家级开发区,先行一步发展起来;其次,天津市委市政府给了开发区一个很好的体制机制,并得到全市人民大力支持。特别是对开发区“只给政策,不给钱,不要钱,不管你”,市领导把省和直辖市一级的权力都下放给开发区,给了开发区极大的发展空间,当时这在全国都是最先进的。第三,开发区人提出了“永争第一”的奋斗目标,制定并执行了正确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形成了“一站式”、“一条龙”等服务模式,经过几代泰达人矢志不渝的努力,不断传承泰达精神,不断创新发展。

当我们请李勇谈谈开发区的成功经验时,他首先说到上述那些因素,同时他更着重提到开发区的两个宝贵资源。他说,“我经常强调,开发区有两个宝贵资源,一个是我们管委会这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干部人才队伍,另一个是我们有一批在世界上具有先进生产力水平的投资企业,而康师傅就是其中最优秀的代表之一。”这一句道破了天津开发区的历史性经验,本身也是开发区最为重要的理念:以人为本,依托于最优秀的人才队伍发展事业;以服务为本,依托于最优秀的投资企业来促进开发区的发展壮大。开发区一贯秉持“投资者是上帝”的理念,实际上这就是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客户至上”的原则。政府就是为企业和社会服务的,正是有了这样的定位,所以才有了开发区和以康师傅为代表的所有企业之间一个良好的政商、政企关系。在开发区象康师傅这样优秀的企业是不多的,这是开发区最宝贵的资源,所以管委会一直全力支持他的发展。

天津市的代表性产品曾经一度是 “一只机(摩托罗拉手机)、一碗面(康师傅方便面)、一瓶酒(王朝葡萄酒)”,其中有两个在开发区生产。李勇认为在开发区的众多企业中,美国的摩托罗拉和台湾的康师傅是两个最成功的案例。前者是一个世界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最成功的案例,他带动了整个中国电信行业的发展,也为开发区争取在全国的领先地位起到主要作用。但是他的总部不在中国,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摩托罗拉那过山车似的大起大落,经历了迅速的发展和衰败。最后这么巨大的企业轰然倒塌,令开发区人唏嘘不已,感觉到市场经济真是无情和残酷。另一个就是康师傅,他是台资企业也是中小企业在开发区投资最成功的一个案例。康师傅不但在开发区注册,而且他的总部也在开发区,可以说是真正的中国企业。在康师傅的带动下,既使食品行业成为开发区的一个支柱产业,也为开发区在全国的评比排名的领先地位做出了重大贡献。

到开发区管委会和企业之间良好的政商、政企关系,令长期与开发区管委会打交道的赵慧敬难忘的是,“李勇主任说过一句话,我们是合作伙伴的关系,所以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商量。我们企业就是这么被鼓励着走过来的,跟着开发区的发展往前跑,是对的。”而李勇认为是开发区和企业在一起往前跑,这是一种相辅相成、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关系。

据李勇介绍,开发区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为了支持企业发展,很早就根据国家的发展规划,制定了自己的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根据不同产业的投资项目给予不同的优惠政策,通过支持主导产业的发展来促进开发区的经济发展。由于食品行业属于开发区的主导产业之一,至今管委会已与康师傅签订了好几个《五年合作协议》,以支持康师傅在开发区长期良好的发展。康师傅也是一个知恩图报的老企业,他们把在开发区创造的利润、收益,又反投回开发区,不断地在这里增资,扩大生产规模,支持开发区的发展。李勇希望开发区的企业要像康师傅,不依赖政府的政策支持,而是致力于自身发展壮大,在产值、税收、就业、环保等方面多为社会做贡献。在李勇看来,全国各地开发区的竞争不应集中在政策优惠的力度上,而应着力在优化服务和投资环境上。优惠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要有一定的原则:要依法依规,要合理有度,要用于反哺企业发展,要遵循市场公平原则。这些优惠政策应当公开透明,不能倚轻倚重;尽可能取之于A企业用之于A企业,而不是取之于A企业用之于B企业。这样,才会有市场公平。现在,各个区域之间在招商引资上存在激烈的竞争,产生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在财税减免政策的制订和执行时,常常为了吸引新的“大项目、好项目”,给新的投资项目的补贴和投入,远远超过了老企业,也造成政府财政的不平衡和长期负债。这既是对老企业不公平,不符合做生意优惠老客户的惯例,更重要的是破坏了市场的公平和统一的原则。

四、“我们从康师傅这些企业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我为什么对康师傅感兴趣?” 李勇说,“九十年代初,我曾经担任开发区总公司总经理。那时大陆的改革开放开始不久,我们对市场经济还不太懂,企业管理水平也较低。我正是从康师傅这些企业身上,学到很多市场经济和企业经营管理的道理和做法。”李勇谈到他的两个亲身体会:

首先是康师傅的产品开发和市场定位定价。上个世纪90年代初,国内的方便面已经很多,竞争的很厉害,大多是一两毛钱一包的很便宜的低端方便面。当时很多人并不看好这个行业,所以康师傅要来开发区投资,有人也是持怀疑态度。但是没想到,康师傅另辟蹊径,开发了适合大陆人口味的方便面,增加了各种料包,面的口感也变得更有弹性,不像其他方便面用水一泡就烂。他一下子就打开了市场,受到了大陆消费者的欢迎。而且康师傅的方便面一上市就定价在五、六毛钱一包的价位上,比大陆的方便面贵的多。他把自己定位在了中高档产品,使得康师傅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李勇对此印象深刻。

其次,还从康师傅那里学到企业的市场划分和销售渠道管理。曾经有朋友托李勇与康师傅说情,想让康师傅批一些方便面来卖。但康师傅却说不行,因为在该地区已经有固定的销售渠道和网络了,他不能打破现有格局,造成同一地区自相竞争,只能到其他地方去卖。这些道理现在看都很简单,但在改革开放初期,正是这些海外企业把这些市场经济的理念和做法带进大陆来的。

李勇认为,对外开放很重要的一个成果,是引进了这些先进的理念和做法,这对开发区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在他看来,我们搞经济工作的党政干部,不但要从书本上学习,更要从身边的实践中学习。李勇说他过去只看过萨米尔森的《经济学》,厉以宁的《西方经济学》等等,但那都是宏观理论。他来开发区以后,从康师傅那样的成功企业身上,学到了很多真知灼见。他认为在开发区工作,最难得之处的是能接触到代表世界最先进生产力水平的跨国公司。特别是经常能够接待世界最顶级的大公司领导人的来访,能直接看到,听到,知道那些跨国公司领导人在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大大的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和眼光。李勇经常跟他的同志们讲,“你有什么样的视野和眼光,就会有什么样的工作水平”。他认为天津开发区之所以成功,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能够站的高,看得远。对外开放使泰达人具有了世界级的视野和眼光,知道了什么是世界标准和先进水平,并且把当时的工作目标定在“中国最高水平,世界先进水平”上,再经过自己的努力,开发区才能搞得这么好。所以正是因为改革开放,中国自己的企业,中国的经济才有了今天的发展壮大,才能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五、“希望康师傅做大做强,订个目标,就是要超过麦当劳,做全球最大、最好、最安全的食品企业。”

作为长期关注康师傅发展的开发区管委会老领导,李勇充满感情地说,“最后我要提三点希望。”一是希望顶新集团要继续努力,做大做强。为此要制定一个宏伟目标,就是要赶上并超过美国麦当劳,做全球最大、最好、最安全的食品公司。这里关键是要保证发展战略的正确和食品的安全,。二是希望康师傅继续努力提高职工,特别是一线员工的收入。要让一线员工更多的享受到国家改革开放和企业发展带来的好处,要在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进步上多做贡献。三是希望大家进一步支持包括康师傅在内的顶新集团。顶新集团(包括康师傅)在商言商,是非常优秀的企业。同时他又深明大义,支持一个中国,政治正确。最近在台湾发生的有关风波,有一些深层次背景,希望大家要保持清醒头脑,认识和理解事实真相,支持那些反对台独---支持一个中国的台湾企业,支持顶新集团,支持康师傅!

相信未来,天津开发区和康师傅,必将携手共迎更大的辉煌。


后 记:

访谈在超时中结束,我们向李勇主任要了一份“和富文化发展基金会”的宣传页。虽然已经退休,但李勇主任依然在工作。他创办和担任了这一公益基金会的理事长,致力于社会公益服务。

和富基金会资助了两个项目,一个是针对开发区外来务工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乏味枯燥的实际情况,组织了“职工音乐K歌台”演出比赛,奖励优秀歌手。另一个支持开发区工会会员的业余学习和完成学业,都受到了开发区员工和企业的特别欢迎。

让我们进一步思考的是,这种以人为本的公益理念,和康师傅的企业文化理念非常吻合。无论在哪里设厂,康师傅都会有配套的丰富文化生活和企业培训体系,培养了人才,促进了和谐,实现了社会公平。开发区和康师傅也都极为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但也都对人才流动持欢迎和支持态度,视之为“技术外溢”和为社会做贡献,带动相关区域和领域的发展。

春雨,润物无声;德行,润物无声;春雨无知,但德行之施,却必因有情。于人,于企业,都是如此。


2015年12月1日